人白血病耐藥細胞株的建立實驗是通過細胞與低劑量的藥物長期接觸,引起細胞本身生物化學過程的改變,細胞膜上出現Pgp(或P-170)糖蛋白,使細胞逐漸對藥物耐受。 目前已知的體外建立耐藥細胞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劑量藥物沖擊法、藥物濃度遞增法、藥物濃度遞增與大劑量藥物沖擊相結合法、轉基因結合藥物篩選法。其中藥物濃度遞增法和大劑量藥物沖擊法成為臨床建立腫瘤細胞化療耐藥模型的常用方法。
①藥物濃度遞增法是指最初使用低濃度的藥物刺激細胞,等待細胞適應低濃度的環境之后,再略微提高藥物濃度,繼續等待細胞適應目前的環境,經過反復的培養和加壓,最終使細胞可以在高濃度的藥物環境下生存
②大劑量藥物沖擊法是在細胞培養時加入超高藥物濃度的藥物,但是孵育的時間很短,一般僅有幾分鐘,然后將細胞轉移至不含藥物的培養液中慢慢恢復,通過重復以上步驟最終篩選出高倍數的人白血病耐藥細胞株。
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藥物濃度遞增法的優點在于誘導耐藥細胞的藥物劑量循序漸進,細胞培養的外環境逐漸改變,細胞較易耐受,狀態較好,缺點在于誘導耐藥過程耗時很長,且其化療藥物的作用方式與臨床上化療藥物大劑量短療程的化療原則存在一定的差異;大劑量藥物沖擊法的誘導的優點是與臨床上大劑量化療藥物沖擊的治療方式相接近,但是缺點在于大劑量藥物沖擊法的藥物濃度很高,細胞培養由于外環境驟變,細胞可能難以耐受,細胞狀態較難控制,且耐藥性能不穩定。